浏览:33
理理恩龙(Liliensternus),又名莱立恩斯顿龙,是腔骨龙超科恐龙的一属,生存于晚三叠纪,约2亿1500万年前到2亿年前。理理恩龙是在1934年于德国发现,种名以德国科学家雨果·吕勒博士为名
外形特征:
理理恩龙体长将近2米,重达100至140公斤,是那个时候生活的最大的食肉恐龙。它长得很象以后出现的双脊龙——有着长长的脖子和尾巴,前肢却相当地短。此外,理理恩龙还显示了许多早期肉食恐龙的特点,比如说,手上还有5个手指。不过,它的第四指和第五指已经退化缩小了。在以后出现的食肉恐龙中,第四指和第五指根本就不发育。
理理恩龙最特别的地方是它头上的脊冠,由于脊冠只是两片薄薄的骨头,所以很不结实。在捕食时如果脊冠被攻击,它很可能因剧痛而放弃眼前的猎物,这也是唯一能够摆脱它的办法。
生活习性:
理理恩龙的捕食方式和现今肉食性动物的捕食方式十分相似。它们通常会在水边袭击猎物,主要是植食性动物。因为植食动物不善水性,在水中时运动会变得十分缓慢,理理恩龙正是利用植食性动物的这种缺点对其发动袭击的。